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钢铁巨兽,国之重器!”从摩天大楼到航空母舰,从高速铁路到深海探测,重型机械的身影简直是无处不在。
而在这个领域,中日两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企业,它们如同擂台上的巨龙与武士,展开着激烈的角逐。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三菱重工和三一重工,他们一个历史悠久,一个发展迅速,实力简直不相上下。
2023年,日本三菱重工年营收高达325亿美元,那么我们中国的三一重工是多少呢?两国的重工巨头谁更胜一筹呢?
【数说巨头】
三菱重工是家日本的百年老店,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业务布局,牢牢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
而三一重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也展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其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节节攀升。
2023年,三菱重工实现营收325亿美元,业务涵盖能源、航空航天、造船等多个领域。
其产品遍布全球,从日本的核电站到中东的炼油厂,都能看到三菱重工的标志。
相比之下,三一重工2023年的营收为105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工程机械领域,例如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
虽然营收规模不及三菱重工,但三一重工的增速却十分亮眼,在某些细分市场甚至超越了三菱重工。
要知道,三菱重工的技术底蕴深厚,而三一重工则以其快速发展和市场份额著称,那么两者不同的发展模式,究竟谁能笑到最后呢?
【技术的王牌】
三菱重工在技术研发和品质把控上,都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也正是因为这种注重技术研发和品质控制的战略,使得三菱重工在国际市场上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三一重工则通过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创新的商业模式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根据多项证据显示,三一重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23年,三一重工的国际市场收入首次超过国内市场,达到约432.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8%。
其国际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60.48%,同比上升14.78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三一重工的海外产品销售已覆盖180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并且其国际化程度在行业中相对领先。
所以三一重工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色,不仅实现了强劲的增长,还在多个方面如毛利率、市场份额等方面超越了国内市场的表现,而这自然也离不开三一重工以往的发展……
【三一重工的发展史】
三一重工的前身是湖南省涟源市焊接材料厂,由梁稳根等人于1989年创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崛起的企业。
5年后,在集团的支持下,三一重工正式成立,并开始涉足工程机械领域,主要生产混凝土泵送产品。
在此期间,三一重工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逐步在混凝土机械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1998年,公司成功研发了国产第一台混凝土臂架泵车,打破了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公司还拓展了挖掘机业务,并在2000年推出了首代挖掘机产品SY200。
一直以来,三一重工都专注于工程机械领域,其产品线涵盖建筑机械、筑路机械以及起重机械等多个领域,共计 25 大类 120 多种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三一重工的产品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性能,赢得了全球客户的认可。
所以到了2003年,三一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随后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从单纯的产品出口到绿地投资、并购合资等多渠道推进全球化战略。
到了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了德国普茨迈斯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的领导地位。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尽管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宏观经济放缓的挑战,三一重工通过调整经营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和国际并购等方式,继续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该公司还推出了互联网商用车等新产品,并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而三一重工在混凝土机械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稳居全球第一品牌。
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联重科和徐工集团,这两家公司通过收购海外混凝土机械“三巨头”——意大利CIFA、德国普茨迈斯特和德国施维英公司,形成了与三一重工的双寡头垄断格局。
其中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合计占据全球混凝土机械60%的市场份额,因此中联重科是三一重工在混凝土机械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除此之外,三一重工还开发了全球首台全电控300吨级超大挖产品,并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搅拌车等新品,这些都体现了公司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领先地位。公司还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推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定制化和大型化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可即使有如此完美的“成绩单”,三一重工还是与日本的三菱重工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我们技不如人吗?
【三菱重工的发展史】
三菱重工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884年,有着超过 150 年的历史。
当时由岩崎弥太郎创立,他向明治政府租借了工部省的长崎造船厂,并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开始了造船业务。
这标志着三菱重工的起源,其后公司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汽车、飞机、涡轮机和内燃机等。
在1934年,随着业务的扩展,公司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
二战期间,三菱重工参与了大量军需品的生产,包括坦克、战舰和飞机等。
战后,由于美国的财阀解体政策,三菱重工被拆分为三家独立公司,但后来在1964年再次合并,形成了现在的三菱重工集团。
在20世纪后半叶,三菱重工继续扩展其业务范围,特别是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如燃气轮机和核电站的开发。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实现可持续社会,通过提供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和参与碳中和项目来应对环境挑战。
2023 年,三菱重工的年营收达到了 325 亿美元,这一成绩使其在全球重工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三菱重工还开发了电动克令吊,这是一种新型的船用机械,具有高可靠性和维护性,已经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除了船用机械,三菱重工还在其他领域如齿轮设备制造方面有着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技术积累,其中干切滚齿机GE25A十分出名。
不得不说,三菱重工的招牌机械,已经涵盖了从船用机械到工业设备等多个领域,并凭借其高可靠性和创新技术,在全球市场上享有盛誉。
【谁更胜一筹?】
从营收来看,三菱重工在2023年的年营收为325亿美元,而三一重工的营收为740亿元人民币,约合105亿美元,因此从营收规模来看,三菱重工明显占优。
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三一重工展示了强大的实力。
2023年,三一重工申请了1533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高达854件,这表明其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领先地位。
除此之外,三一重工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中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混凝土机械市场中占据绝对领先优势。
而三菱重工凭借其百年历史和技术积累,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也有显著优势。
三菱重工在中央空调、航空航天等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研发底蕴,并且其产品以高品质和先进技术著称。
因此,两者各有千秋,难以简单判断谁更胜一筹。
【结语】
中日之间的关系,自从当年日本入侵后,就变得有些微妙了,现如今两国重型机械行业的代表企业,也在暗戳戳的齐头并进,不少人都觉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不得不说,三菱重工和三一重工,它们的兴衰荣辱,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未来,也折射出中日两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态势。
虽然目前来看,在营收规模上三一重工目前与三菱重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三一重工自身的不断发展,相信三一重工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资料:
证券时报网在 2024-04-28关于《三一重工2023年利润超45亿元 海外市场强劲增长贡献六成营收》的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在 2024-04-29关于《三一重工的2023:从营收千亿元回落至740亿元,国外市场高增长难敌周期影响》的报道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